【健康教育】积极预防 主动检测 规范治疗 全面
发布人: 发布时间:2021-08-15
7月28日是“世界肝炎日”。肝炎是肝脏的炎症,引起肝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。肝炎病毒在人体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,导致肝脏细胞发炎、坏死,如不及时治疗,易出现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甚至发展为肝癌。病毒性肝炎该如何防治?清远市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钟备为市民进行科普。
据了解,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、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,临床上以疲乏、食欲减退、肝肿大、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,部分病例出现黄疸,无症状感染常见。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肝病毒、乙肝病毒、丙肝病毒、丁肝病毒、戊肝病毒等等,其中,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乙肝病毒。
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,它们导致数亿人罹患慢性疾病,同时二者还是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病因。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,如甲型和戊型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水、食物进行传播;另一类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,如乙型、丙型和丁型可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传播。
据统计,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85.4万,我国46.6万,占了50%多。而在我国,大约85%的肝癌患者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,主要是乙肝。我国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,占全部人口的7%,每年导致28万人死亡。
“乙肝防治形势严峻,从源头上控制乙肝非常重要。”钟备指出。
慢性乙肝治疗仍是中国肝炎防控难点。数据显示,中国约有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,肝硬化、肝癌患者中,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高达60%和80%。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两项基本措施:“防”——通过接种乙肝疫苗,减少新发乙肝病毒感染(增量);“治”——通过抗病毒治疗,延缓疾病进展,减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(存量),同时也可降低感染者传播疾病的风险,二者缺一不可。在“减少增量”方面,中国已取得很大成就,但在“减少存量”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。
乙肝病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: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。
“防治乙肝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措施就是免疫接种。”钟备指出,接种乙肝疫苗能帮助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,孩子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,而且越早越好。
我国乙型肝炎流行情况比较严重,每年都有不少的新生儿进入这个行列,他们大多源于母婴传播。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,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,也叫垂直传播,是乙肝病毒最重要、最具威胁性的传播方式。
有些患有乙肝的妈妈可能会担心,如果怀孕,乙肝会不会传染给下一代呢?钟备表示,通过母婴阻断的方式,90%的准妈妈都能生出健康的宝宝。
“在联合免疫接种的基础上,结合对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进行抗病毒药物干预等措施,能够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,甚至达到接近完全阻断。”如果母亲的病毒水平、病毒浓度特别高,在妊娠最后三个月,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,降低病毒载量。宝宝出生后再打乙肝疫苗、乙肝免疫球蛋白。目前,我国每年约有乙肝孕妇70万至100万人,通过规范化、标准化的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流程,可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,提高乙肝免疫接种成功率。
钟备提到,由于疫苗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所产生的免疫效果不一样,所以打了乙肝疫苗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,建议市民每年定期做检查。肝的常规检查有五项:肝功能、两对半量化检查、B超、甲胎蛋白和DNA,定期进行这五项检查能检测肝的健康状态。
钟备介绍说,虽然乙肝防治工作开展很多年,可仍然有很多患者对乙肝认识存在误区,这些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乙肝的治疗,延误了乙肝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第一个误区是注射了疫苗意味着就不会患上乙肝。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不是100%,不是每个人都会形成抗体。其次,抗体的有效浓度也会发生变化,只有达到有效浓度才会对乙肝形成抵抗,因此建议市民每隔3—10年去进行乙肝疫苗再评估。
第二个误区是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。钟备认为,如果男方抗体能达到一定浓度,孩子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比较小。此外,如果母亲使用药物使得病毒下降,也能减小孩子感染乙肝的概率。
第三个误区是过分夸大药物的副作用。有些患者认为有其他不舒服就是药物导致的副作用。这是不科学的,患者更应当考虑到得失对比。
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对肝炎的指标是:治愈现有病人,降低发病率。
而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,钟备认为,规范用药是关键。随着干扰素和口服核苷等药物的发展应用,乙肝抗病毒治疗已经可以控制疾病进展,减少肝硬化、肝癌的发生。乙肝虽然不能根治,但如果患者坚持规范用药,是有望实现“临床治愈”的。“通过药物控制,可以把患者的肝硬化、肝癌的发病率控制到与健康人接近的水平。”
干扰素通过注射和核苷口服两种治疗方式,大部分患者会倾向于选择口服药。钟备指出,现实中他有时会遇到一些患者,由于高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,私自停口服核苷药,最后导致病情恶化。“核苷药需要长期服用,停药需非常谨慎,推荐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。”
另外,钟备建议,肝炎病毒携带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肝脏方面的全面检查,包括乙肝五项、肝功能、病毒DNA及彩超检查。一旦发现肝功能损害、病毒活跃,就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,抑制肝病发展。只要病情发现及时,及早进行规范治疗,不仅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,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。
在钟备的病人里,一位40多岁的阳山患者冬叔(化名)令他印象非常深刻。冬叔是乙肝携带者,每半年就会到医院做一次检查。今年4月,冬叔检测出甲胎蛋白数有轻微超标,钟备建议其每月定期检查。5月,冬叔再次检查发现甲胎蛋白仍在增高,但是B超并没有发现异物,在钟备的建议下,冬叔做了增强CT检查。检查得出,冬叔的肝脏内有一个直径0.4cm左右的肝癌肿瘤。“发现的时候肿瘤很小,小到B超都还不能显影。”由于肝癌发现及时,冬叔经过手术治疗后,很快恢复了健康。
但是,钟备指出,能像冬叔一样早期发现病情的患者只占了一小部分。大部分患者由于健康意识不够,不重视病情,付出的代价往往是非常沉重的。2018年5月,钟备接诊了一位乙肝病人,B超显示肝脏有一小块异物,钟备建议他做进一步的检查进行确认,患者并没有放在心上。等到7月份,患者明显感觉身体不舒服时,才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,结果显示肝脏竟长了一颗直径4cm的恶性肿瘤。由于病情拖延比较严重,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,承受的痛苦也更多。因此,钟备建议,不能等到自己的肝不舒服才去检查。
如何呵护你的
“小心肝”?
1.肝怕酒精
酒精进入肝脏后,会进入“解酒”的过程。肝脏中的蛋白质和酶在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会出现乙醛,乙醛和肝脏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导致脂肪最终积压在肝脏中,最后形成酒精肝。具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是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人群,我国成人的酒精肝患病率约为4%到6%,而治疗这一病症的有效方式是戒酒和营养支持。
清远的气候潮湿,食物容易发生霉变,产生黄曲霉素,这一物质是诱变肝癌的重要因素。黄曲霉素在发霉的瓜子和花生含量较高,在一些制作过程不当的花生油、玉米油中也会有存在,市民应谨慎挑选。
暴食容易导致肥胖,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,据统计,约30%~50%的肥胖症会合并脂肪肝。通过禁食、过分节食等快速减肥方法也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,损伤肝细胞,导致脂肪肝。钟备提醒:“不按时吃饭会让肝脏‘加班’疲惫,所以按时吃饭很重要。”
(本文转自人民健康网)